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国家发改委2月以来新批16个重点投资项目 正文

国家发改委2月以来新批16个重点投资项目

2025-04-05 09:02:52 来源:神牵鬼制网 作者:儋州市 点击:626次

全国煤矿日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左右,超历史同期水平。

其还认为,当前人工智能正在从技术创新向产业化延伸,正处于AI产业化向产业AI化升级阶段。在AI服务器领域,浪潮则连续三年以过半市场份额高居第一。

国家发改委2月以来新批16个重点投资项目

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华润微等国内龙头将加速建设产能。谈及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孙丕恕向记者坦言,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百度则将继续扮演平台型公司角色。事实上,由于尚未从国家层面统筹推进,我国的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而智算中心,将以数据为资源,通过计算力驱动AI模型对数据深度加工提供智慧计算,以云服务进行供应。

5月26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近年来半导体一直热度不断,从大基金一期到大基金二期,国家投入到半导体的资金十分庞大,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还建议,国家设立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金,推动在上海设立1000亿元的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金。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后,一直鼓吹支持煤炭和煤电发展,但是,2019年美国的煤炭消费量比2015年减少1.2亿吨,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由2015年的17%,下降到2019年的13%。

煤炭是碳强度最高的能源,减碳,首先要减煤。面对十三五十分好看的成绩单,十四五能源行业继续高质量发展,本应没有太多争论。上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美国众多城市也深受光化学和煤烟型污染之害,1952年美国颁布《清洁空气法案》,出台严格的大气质量标准,治理煤烟型污染,推动了美国能源的清洁化进程。与减煤经历不同,英国的煤电减少走过先升后降的过程。

深受核电灾难打击的日本,在核电占比35%降至0的情况下,其煤炭占比也只是从2010年(福岛核事故前一年)的23%提高到25%,增加了3个百分点,而其煤炭消费量近350万吨。但是2013年-2019年,六年间煤炭占比减少了10个百分点,煤电占比减少1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分别减少1.7个和2个多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2月以来新批16个重点投资项目

全球减煤日程表全球逐步减少煤炭消费的第一个逻辑,煤炭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元凶,治理大气污染就必须减少煤炭消费,著名的伦敦雾事件是导致英国下决心减煤的导火索。做到蓝天白云,欧盟的年均PM2.5浓度是15ppm,美国是10ppm。十四五期间,由于经济和能源的高质量发展,留给煤炭和煤电的发展空间都不大,不论是增加煤炭消费还是增加煤电装机容量,都不是高质量发展的正确选项,也不是能源转型的正确选项。不论是增加煤炭消费还是增加煤电装机容量,都不是高质量发展的正确选项,也不是能源转型的正确选项。

我想就如何在逐步减少对煤炭和煤电依赖的条件下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谈一点自己的认识。此后几任美国总统,都没有放弃能源独立的梦想,企业界和科技界也一直在为之努力。人类大量使用煤炭是因为它是最便宜的能源。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能源革命行动方案2014-2030》中明确提出,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50%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达到80%以上,煤炭和煤电的占比降至20%以下。

欧盟煤电占比也从2005年的30%,降低到2019年的20%。中国2013年开始大气污染治理,通过7年艰苦卓绝的努力,蓝天保卫战初战告捷,全国PM2.5由当时的70ppm以上,下降到目前的35ppm。

国家发改委2月以来新批16个重点投资项目

英国减煤另一个功臣是首相布莱尔,在他的任期内,英国就应对气候变化做了深入研究。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之后,要求发达国家率先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煤电开启了快速下降通道,到1999年,煤电占比从1989年的70%左右下降到30%。

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量分别是11.4亿、9.7亿、7.4亿、5.6亿吨标煤,平均每五年下降1.7亿吨,年均能源消费增量,则分别为2.3亿、2亿、1.5亿和1亿吨,即十五时期每年增加2.3亿吨标煤才能支撑经济增长,十三五时期每年1亿吨标煤就能满足增长需求。当时我提的目标是煤炭占比每年减1个百分点,做得好的话可以减2个百分点,业界普遍认为不可能。2007年,时任布莱尔顾问的斯特恩博士发布了著名的《斯特恩评估报告》,提出气候变化是人类现实的威胁,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不容置疑,早采取措施比晚采取措施,人类付出的代价会更小。如果不含中国,全球的煤炭占比由1973年的23%,下降到2019年12%,减少了11个百分点(详见图1)。美国、欧盟、日本和英国等主要经济体煤炭占比分别只有13%、13.2%、25.9%和3%。第一个逻辑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所需要的能源增量可以大幅度减少。

美国人崇尚自由经济,不论是奥巴马出台清洁电力计划大力推动减煤,还是特朗普力挺煤炭,市场均不为所动,按照自己的轨迹发展。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倡导能源革命以来,逐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行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工作部署,中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量的占比从2010年70%左右下降到2019年的57.7%,煤电在全社会发电量的占比也由2010年的78%,下降到2019年62%。

1973年的石油危机重创了美国经济,也引发了美国人对能源独立的思考。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2013年我曾写过一篇很有争议的文章,提出中国能源革命的核心任务是革煤炭的命,写这篇文章的由来是2013年漫天雾霾突然而至,不幸的事件终于发生。

2015年签署、2016年生效的巴黎协定强化了这一要求,进一步提出为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而努力。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出现之后,国家强化了国内石油开发的力度,但是十三五期间,中国的石油产量只增加了200万吨,仅仅相当于90亿千瓦时的电量,而同期非化石能源的发电量增加了1万亿千瓦时,平均每年增加2500亿千瓦时,7500万吨标准煤,或者5000万吨油当量。

2005年之前,美国的煤炭和煤电占比分别维持在24%和50%以上,2005年以后,美国页岩气大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的经济性的不断提高,煤炭和煤电的占比进入快速下降通道(详见图5)。到70年代,美国的空气质量已经基本解决。明白了这些逻辑,减煤的思路就会十分清晰,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就是:只有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会取得成功。第三个逻辑是经济性概念,2019年中国的风电和光伏发电都已接近平价上网。

减煤的第二个逻辑是减碳。2035年和2050年现代化国家初步建成和全面建成之后,中国的年均PM2.5的浓度也应该至少降至25ppm和15ppm,才能与国家的发展水平、人民的愿望相称,届时煤炭消费的占比也必须降低到35%和15%以下。

之所以说终于发生,是因为1998年我参加过国家大气污染控制规划研究,那个研究预言,如果不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又不加强煤炭燃烧的末端治理,中国可能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只要天公不作美,大气污染就会成为常态化。因此美国、欧盟、英国,以及日本,都要减少煤炭消费。

更令人兴奋的是,十三五(2016-2020)前四年,煤炭消费实现了零增长。煤炭在全球能源中的地位长期以来中国能源界有一个错误认识,认为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煤炭消费比重一直在增加,其实这是一个假象。

为此,英国决定到2022年全部淘汰煤炭,北欧国家大都在2030年左右淘汰所有煤电,德国2048年淘汰所有煤电,韩国要在2050年停用煤电。因为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中国能源消费长期以煤为主。光伏发电在全国范围内,价格大体上在每千瓦时0.25元-0.35元,成为价格较低的发电电源。控制煤炭消费,是重点地区蓝天保卫战的一个主要措施。

煤电而言,全球2018年煤电总发电量约10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38%,其中中国煤炭发电量约为4.7万亿千瓦时,占全球煤炭发电量的47%,不含中国全球煤炭发电量5.3万亿千瓦时,煤电比重只有27%。1979年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首相,她对煤炭深恶痛绝,下令关闭英国所有煤矿,英国煤炭进入快速下降通道,煤炭占比到她任期结束已经下降到30%,此后煤炭占比一路下降。

第四个逻辑是保供应保安全。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很简单,温饱问题解决、小康社会建成之后,人民的渴望就是蓝天白云。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煤炭消费占比,1973年是26%,2019年还是26%,没有变化,只是在2010年-2013年连续三年突破过30%,此后一路下降至26%。与布莱尔减煤取得全民拥护不同,1979年撒切尔夫人的铁腕减煤遭到煤矿工人的坚决抵抗,他们上街游行,甚至打出了绞死撒切尔的口号,之所以有此不同,《斯特恩评估报告》功不可没。

作者:铜川市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